導語:傣族是一個民族特色非常鮮明的民族,傣族有很多的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,傣族的節(jié)日中不少是與宗教有關的。傣族幾乎全民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,傣族男子都要出家為僧一段時間,在佛寺內(nèi)學習傣文、佛法、天文地理等知識,佛教對傣族民族文化的影響深遠。本期的
傣族節(jié)日,小編就來和大家一起來探究一下傣族有哪些節(jié)日和活動是有濃厚的宗教色彩的,一起來了解一下吧!

1、傣族宗教信仰中的習俗
傣族幾乎全民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,傣族男子都要出家為僧一段時間,在佛寺內(nèi)學習傣文、佛法、天文地理等知識。人們認為只有入寺做過和尚的人,才算有教化。因此,只有當過和尚的男子,才能得到姑娘的青睞。
家境好的小男孩七、八歲入佛寺,三、五年后還俗。當他們穿戴一新由親人護送,吹吹打打,在眾人歡笑聲中進入佛寺,便自豪地認為已經(jīng)開始得到了佛的庇護,能長大成材了。然后他們剃去頭發(fā),披上袈裟,開始平靜地誦讀經(jīng)書,學習文化,自食其力。
而在現(xiàn)在,因為9年義務教育,小男孩們便白天上學校學習漢語等科學知識,晚上在佛寺學習傣族文化,十分辛苦。也有的人讀完中學,大學畢業(yè)之后參加工作,然后再請一周或一個月的假,入寺學習?;丶液笕匀凰闶?ldquo;康朗”,即還俗的僧人。
2、什么是“賧佛”
做賧是傣族人民生活中的主要部分,亦是一項必須履行的義務。照他們說,有了佛寺,有了"帕召",有了"都帕???quot;就必須賧,因為他保佑了人,就必須賧他,賧后能得到許多好處。
3、“賧佛”的意義
賧了死后能升天,不賧死后要受痛苦。
為下一代而賧,賧后能使他們長得更漂亮,活得更幸福,少勞動也會富裕起來。
做過賧父母親死后才得吃得穿。
凡是傣族必須要賧,不賧會生病,人就會死亡。有病去賧就會好。
不賧的人是外人,傣話稱"卡么胡鲊措沙納"。意思是"奴隸,不知佛教道理,是外人"。
多做賧,會受人尊敬,說明生活富裕。
4、賧佛的節(jié)日及活動
① 賧帕:在傣歷一月八日做佛事三天。賧布給和尚做袈裟,以結(jié)婚夫婦計算,每對夫婦出黃布二 。
② 賧老輪瓦:在一月間,谷子收割后,每戶賧谷子起碼一斗,做佛事一天。
③ 賧新年,即傣族的“潑水節(jié)”,又叫"能喝"或"京平邁":傣歷六月過年,是日早上各家抬祭品到佛寺滴水給已死祖父線或父母親。同時還要放高升,劃龍船,做佛事五天。傳說有三個弟兄,一個住在天上,一個住在地上,另一個住在海中。放高升,劃龍船,是住在地上的兄弟與天上、海中的兄弟們聯(lián)歡慶祝。
④ 賧坦(賧經(jīng)書):在傣歷十一月十日至十五日,佛爺和尚集中念經(jīng)。這期間佛爺和尚的收入較多,每家得賧經(jīng)書一至三本,每本約花三元左右(出錢給佛爺和尚,由他們抄寫)。
⑤ 賧關門:即傣族的關門節(jié),在傣歷九月十五日,需時二天。
⑥ 賧開門:即傣族的開門節(jié),在傣歷十二月十五日,需時二天。
⑦ 賧 星:關門至開門這段時間做小賧,每隔七天賧一次,每次兩天。賧時男女老人都到佛寺住宿一夜"朝佛"共有十一次。
⑧ 賧沙蘭:在傣歷十一月賧衣服、金銀、生活用品給死去的父母和祖先,需時三天。
⑨ 賧 崗:在傣歷二月五日至十日,各寨佛父集中念經(jīng),凈戒五天。每天兩餐,晚上不得講話。
⑩ 溫帕(升和尚):每年傣歷四月至八月,年齡適合當和尚的孩子騎馬或由父母背送,并攜帶被褥食品入佛寺當和尚,入佛寺前要先找好老干爹,入寺后三月不能回家,走路不能跨大步。
11 賧水神"烏巴若廳":每年四月十五日賧。
12 賧暖帕短:傣歷十二月早上,群眾悄悄去賧年滿五十不再還俗的佛爺。
13 賧"帕干廳","帕點宰":佛爺、祜巴誰遵守佛規(guī)最好,就賧給誰。
14 賧柯蒙:修橋。
15 賧迫帕召:傣歷八月十五日,修補佛身。
16 賧墨哈班:傣歷十一月,修來世。
17 賧龍(大賧):兩三年舉行一次。
小結(jié):傣族做賧的節(jié)日繁多,各地略有差異。一般一年內(nèi)至少必須做賧七次。即賧新年(潑水節(jié)),賧關門(關門節(jié)),賧開門(開門節(jié)),賧星,賧坦,賧崗,賧帕。